新能源汽车下乡: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开拓下沉市场

author:浙江春宇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Date:2024-06-06 Reading:274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广泛推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推动绿色出行方式的重要支撑。在农村地区,充电桩的建设不仅是一项技术挑战,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这一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深远的意义。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起步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工信部联合其他四个部门发布了通知,宣布从2024年5月至12月,将开展一系列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此次活动将展示99款适合农村市场、口碑良好、质量可靠的新能源汽车,通过集中展览、试驾体验等活动,丰富消费者的选择,提升他们的购车体验。

图片

此次活动的亮点在于,它不仅关注车辆的销售,更注重补齐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短板。为了提升居民的绿色安全出行水平,活动要求将充换电服务、金融服务(包括承保、理赔、信贷)以及售后服务等一并带到农村,以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目标。此外,通过实施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和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政策,确保消费者能够直接享受到实质性的优惠。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充换电分会和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的副秘书长仝宗旗指出,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范围不仅限于传统的农村地区,还包括一些充电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城市。他提到,去年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站无锡,虽然GDP排名全国前列,但其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这表明,即使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存在提升空间。


中国充电联盟综合部主任李康提供了一组数据,当前县域公共充电设施仅占全国总量的11%。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扶持政策的陆续出台,预计到2025年,县域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的占比将超过15%。这一预测显示了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

下沉市场的巨大潜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不均衡现状为下沉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目前,一二线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相对成熟,部分区域开始进行设施的更新换代,以适应不同场景下的需求。然而,对于下沉市场,尤其是东北、西北等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从无到有的挑战。


李康指出,要充分认识到乡村地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较小、公共充电设施利用率较低的现状,以及社会运营商投资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他呼吁国家持续给予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氛围,以促进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


今年4月,财政部、工信部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了2024—2026年的“百县千站万桩”试点工程。这一工程旨在加强重点村镇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的规划建设,中央财政将提供奖励资金支持试点县开展工作。


中国汽车协会资料显示,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已直接带动超过4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随着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启动,预计将进一步释放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潜力,加速县域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充电联盟预测,到2024年底,全国将新增公共充电设施近120万台,其中县域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将新增约15万台。


仝宗旗认为,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必须紧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步伐。随着新能源汽车在一二线城市渗透率的提升,下沉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全国2000多个县的人口数量庞大,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上升,这些地区的充电基础设施需求将超过中心城区,预示着下沉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


地方统筹形成合力共筑充电基础设施

随着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推进,农村地区居民对公共充电桩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李康指出,当前县乡村区域的充电设施在时空布局上存在错位,导致平常时间段大量空闲,节假日却无法满足需求。此外,充电设施的建设和运行还面临电网薄弱、电能质量影响、电气安全隐患以及电网投资效率降低等问题。

图片

针对这些问题,李康提出了一系列建议。首先,可以结合当地公交、出租等运营车辆的电动化进程,优先建设专用充电场站,并向社会车辆开放,以带动私人乘用车的消费。其次,鼓励县乡区域的企事业单位有序配建充电基础设施。同时,探索农村屋顶光伏与充电桩结合的新模式,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李康还强调了提升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运维服务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性。他建议从建设标准、运维体系、互联互通等方面入手,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条件,提升运维服务能力。未来乡村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分场景有序推进,优先建设居住区私人充电桩和公共领域专用充电桩,同时结合当地旅游、物流运输等产业特色,合理配建公共充电设施。


仝宗旗则关注到了充电站运维成本的问题。他建议由县级或市级政府牵头,制定本市或本县的充电基础设施整体规划。此外,他还提议运营企业与当地职业培训学校联合,共同培养充电桩运维人员,以解决人员短缺问题,并降低运维成本。


市场潜力与需求分析

农村地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正逐渐增长。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新能源汽车因其低噪音、低能耗、低排放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农村消费者的欢迎。此外,农村地区广阔的地域和相对分散的居住模式,使得新能源汽车在满足日常出行需求的同时,还能适应农忙季节的运输需求。

农村居民的用车习惯与城市居民存在差异。农村地区居民更倾向于使用车辆进行短途运输和农活辅助,因此,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需要满足这一需求。同时,农村居民对车辆的维护和保养知识相对欠缺,这就要求新能源汽车在设计上要易于维护,且维修服务要便捷易达。


不同农村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对新能源汽车的适应性提出了挑战。例如,在山区或高原地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需要有足够的爬坡能力和适应性;在寒冷地区,电池的保温和续航能力尤为重要。因此,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和推广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特定需求进行定制化调整。

基础设施规划与布局

科学规划充电基础设施的布局,首先要确保充电网络的广泛覆盖。这不仅包括在人口密集的乡镇中心设置充电站,还要考虑到偏远地区的充电需求,通过设立移动充电车或太阳能充电站等方式,解决偏远地区的充电问题。


充电设施的可达性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便利性。因此,在规划时需要考虑到交通便利性、地理位置的中心性以及与居民点的距离。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充电设施的可访问性,如充电站的开放时间、充电接口的兼容性等。


农村地区的地理和人口分布特点对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有着重要影响。例如,山区的充电站可能需要**的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而人口密集的村庄则需要更多的充电桩来满足需求。因此,规划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


经济模式与投资回报

适合农村地区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的经济模式需要综合考虑成本、效率和可持续性。一种可能的模式是通过政府补贴和政策支持,降低初期投资成本。同时,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如与农业合作社或乡村旅游企业联合建设充电站,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图片

投资成本是影响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重要因素。在农村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的特点,建设成本可能会相对较高。因此,需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方案。


运营效率直接关系到充电基础设施的盈利能力和投资回报周期。提高运营效率可以通过采用智能管理系统来实现,如通过移动应用进行充电预约、支付和监控等。此外,合理的定价策略和优质的服务也是提高运营效率和吸引用户的关键。


除了直接的经济回报外,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应考虑其对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例如,通过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可以减少农村地区的污染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和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智慧。通过科学的规划、合理的经济模式和持续的政策支持,可以有效地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地区的普及,为实现绿色出行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注:文章转自充电桩管家


share to: